普法与科普
动物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 / 普法与科普
动物科普之娱乐动物的生存现状探析
时间:2023-06-09 22:33:00 发布者: 浏览次数:25129

Part 1

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动物园、院校取得了受国家保护的娱乐动物饲养权,各种形式的动物娱乐表演,比如猴子骑车,幼兽合影等也频繁进入我们的视野。据估计,全球旅游业年产值达万亿美元,其中四分之一是野生动物旅游业带动的。尽管每年有高达1.1亿人参与上述动物娱乐活动,但大部分人却没有意识到动物正遭受痛苦。随着伤害行为的频繁发生,很多动物保护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也引发了社会的激烈讨论。 

Part 2

娱乐动物定义及生存现状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娱乐动物。娱乐动物特指为人类表演或者供人观赏的动物,包括动物园内的动物、马戏团动物以及影视中使用的动物等。与熊猫、华南虎等这些珍稀野生动物不同,大多数娱乐动物并不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之内,因此他们的生存环境与自身安全都受到很大威胁

Part 3

保护缺失现状探析

      目前我国动物保护的种类及范围狭窄,仅针对危害珍贵、濒危类动物(来源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情形做出了相关规定,例如《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的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时,应当及时报告当地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由其采取救护措施;第十一条明确规定: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对于同样应受到国家保护的娱乐动物,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进行监管,对于这类动物的施虐行为并没有法律约束。


      此外,社会的主流观点也对娱乐动物的生存环境十分不利,很多人仍把娱乐动物认作是一种特殊的 “物” 。由于不具备与人一样的法律人格和主体资格,伤害他们只被认定为故意毁坏财物罪,掩盖了它本身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的性质,无法上升到法律层面去解决。例如当年备受关注的 “清华大学刘海洋硫酸泼熊案” ,被告人刘海洋只被判处犯有故意毁坏财物罪,免予刑事处罚,学业也不受任何影响。这种避重就轻的处罚方式导致民众对于娱乐动物的保护意识淡薄,多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虽有爱动物人士的道德谴责,但与法律准则的界限模糊,完全无益于保护这一类动物。

Part 4

文化与道德层面思考

积习已久的传统

      如玉外纳所言: “根深蒂固的恶习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自古以来,娱乐动物保护地位低下已成不争的事实。娱乐动物可以随意打骂与伤害的传统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不少人漠然于动物权利的保护。2018年在新华网发布的针对是否支持对娱乐动物进行保护的民意调查中,超过80%的网民表示赞成,75%的网民支持对虐待动物致死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然而,涉及到具体是否应该通过立法保障娱乐动物福利时,支持比例并不乐观,所以高达80%的民意支持率其实掩盖了公众对娱乐动物保护并不了解的事实真相,表面上是一种热情和口号,实则是积习已久的文化淡漠。


缺乏对动物保护的本质理解

     “虐待动物不可以,那为什么我们就能拍死蚊子?” ,“动物的使命就是带给人快乐,为什么要保护?” 以上言论总能在翻阅任何和动物保护相关话题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这些问题似乎使得保护动物权利看起来非常矛盾又双标,然而能够写出这些评论的本质原因是缺乏对动物权利的基础了解。我们保护动物只因动物作为地球的一员,具有不可撼动的生存权利。他们既有对生的渴望,也有对死的恐惧。作为自然界的主人,动物其实根本不需要我们的保护。只是人类的过度干预,对他们的生存造成威胁,我们所做的只是归还原本就属于这些动物的自然使命

Part 5

完善娱乐动物保护的途径

      随着动物保护意识观念在全球范围兴起,民众意识也在逐渐改观。本章探析的应对举措主要为以下三种。

通过宣传改观民众意识

      小到动物保护课程、动物饲养地的禁止伤害警示牌;大到电视网络传播(动画片、纪录片等)、马戏团的宣传标语都是有效宣传的方式。不仅仅是流于形式,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要让娱乐动物的保护意识在中国得到普遍接受和认可,唤起民众的友爱之心,带动民众积极参与。


发挥动物保护组织的积极性

      动物保护组织可以与政府进行合作与分享,成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纽带,联系地方主管部门进行对伤害娱乐动物案件的处理。这点我们可以借鉴SPCA(预防虐待动物协会),例如美洲的SPCA地方机构,通过与当地政府签订合同,负责照顾该城市的流浪动物,政府则支付一定费用。这样既保证的稳定的资金来源,也促使政府能更加有效的将动物保护落到实处。


打造动物友好型旅游产业  

      目前,世界动物保护协会联合一些世界旅游业的巨头,开始打造动物友好型旅游产品,用以替代残忍的野生动物娱乐业,协助旅游景点转变经营模式。使野生动物在原本属于它们的大自然中被观赏。中国作为近年来全球旅游业增长最快的国家,期待我国旅游业也能积极行动起来,早日加入到动物友好型行列中。

Part 6

结语

      甘地曾说: “一个国家的伟大和公众道德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其对待动物的方式。” 人们对待动物的方式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体系文明以及道德发展水平的高低。从专业角度出发,将供人类观赏或为人类表演的动物界定为娱乐动物无可厚非,但从人道角度出发,使用 “娱乐” 二字本身,是否已带有被定义的特性偏见,从而对宣传保护起到反向效果呢?这可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孙江,何力,黄政.动物保护法概论[M].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9.8.

[2]段小兵.防止虐待动物立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38.

[3]孙江,何力,黄政.动物保护法概论[M].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9: 253.

[4]郭鑫.浅谈动物福利———兼论中国动物福利立法[J].法制与社会,2014 : 282.

[5]卓绝. 虎鲸反杀人类:人类屠刀,何时才能放下?[J].2020. 6.https://zhuanlan.zhihu.com/p/146332022.

[6]常纪文,Gil Michaels. 动物保护法与反虐待动物法:专家建议与各界争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