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虐杀动物事件在网上广泛传播,前有“35元可买到70G虐猫视频”,后有山东烟台南山学院某学生要求网络志愿者给70元免猫一死。尽管虐杀动物事件屡屡被骂上热搜,但依然频繁出现。为此,有人大代表建议,将传播对动物实施的暴力信息案件纳入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目前的状况是,因为包括执法在内的诸多原因,传播对动物实施的暴力信息得不到惩戒,亟待公益诉讼机制的介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在提交今年两会的议案中写到。
1
人大代表:对动物实施的暴力信息在我国无处不在
随着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的发展,更多的虐待动物暴力信息曝光在大众视野中。近日,山东理工大学大四某学生被曝虐猫,还通过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售卖虐猫视频,引发大量网友感到不适。
赵皖平指出,“对动物实施的暴力信息在我国无处不在”,对动物实施的暴力信息既出现在线下公开场合,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了广泛传播。
点击查看大图
对此,赵皖平建议,将传播对动物实施的暴力信息的案件纳入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消除地方检察院的顾虑,督促执法部门严格执法,打击线下公开场合虐待虐杀动物和线上传播虐待动物暴力信息的非法行为。他还指出,需明确环保、动保、消费者保护等相关社会组织就动物类公益损害行为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
2
研究:虐待动物行为与其他暴力行为存在相关关系
多项数据表明,虐待动物的行径与其他暴力行为也存在相关关系。据美国警长协会(National Sheriff’s Association)数据显示,在处于虐待儿童现象调查的家庭中,88%都曾有虐待动物历史。一家非营利组织美国人道组织(Humane Society of the United States)的数据则表明,约有71%的疑似有家庭暴力的人也虐待他们的宠物。
点击查看大图
赵皖平发现,不少未成年人也在各类网络平台上发布、直播虐待动物视频,还有更多的未成年人因为猎奇或其他原因观看这类视频和图片,“施虐者、观看者、模仿者绝大多数是青少年,而且有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这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多项研究表明,虐待动物行为是青少年的对外警示——他正处于危险状态中。在青少年时期,拥有长期攻击行为的小学男生更容易继续有暴力行为或其他非暴力的犯罪行为。由于虐待动物行为常始于儿童时期,因此外界早点发现此类行为,能进行更有效的干预行为。
3
多国出台法律惩治虐待动物行为
在国外,多国出台了防虐杀动物的法律法规。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于2020年发布了第二版的50国动物保护指数(The Animal Protection Index, API),该指数以50国的动物福利政策和立法为评判指标。其中一个维度是,是否存在防止虐待、遗弃动物等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在这一块立法方面还有待完善。
赵皖平表示,我国现有法律并未明确将虐待和虐杀动物一类行为,视为法律所禁止的暴力,也没有明确规定与此相关的内容属于法律禁止传播的暴力信息。因此,公开并传播虐待虐待动物信息者才会“光明正大、肆无忌惮”。
“这种‘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对动物实施的暴力是暴力,不能立案查处’的执法态度,是我国执法实践中‘非有法律明文规定不执法’顽疾的典型表现,”赵皖平在其议案中写到。
采写:南都记者陈志芳